蜚蠊,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小強,我覺得這個名字跟「蟑螂」比起來,比較優雅。
家中常見的蟑螂,其實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大隻的美國大蠊(就是那種很大隻,會飛,有著長長觸鬚,女生看見會很興奮地尖叫的紅褐色移動物體),另一種是小小隻的德國小蠊(就是那種只有一、兩公分大小,常出沒在廚房,死在客廳,不小心就被雜物壓扁在桌上的小蟑螂),個人覺得,與其稱呼蟑螂為「小強」,還不如叫「小蠊」來的親切。
蜚蠊的歷史悠久,早在人類有廚房之前,就已經存活在地球上好久好久,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關於蟑螂的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億多年前,而其活躍於地球的年代,大概是在石碳紀時期,聽說,那時期的昆蟲,大概有40%左右都長得像蟑螂,石碳紀,是小蠊的黃金盛世!
中國對於小蠊也不陌生,《本草綱目‧蟲三‧蜚蠊》中就記載:「此蟲辛臭,漢中人食之,名石薑。亦名盧 ,一名負盤。南人謂之滑蟲。」又說:「蜚蠊、行夜、 螽三種,西南夷皆食之,混呼為負盤。俗又為香娘子也。」,又說「狀如蝗,蜀人食之。」
所以我們知道,小蠊在古代中國還有「滑蟲」、「石薑」、「盧」、「負盤」、「香娘子」(我想,之所以稱為「香」應該是倒反修辭的使用吧!因為,「此蟲辛臭」是有典籍記載的。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將小蠊煎、炸之後,其有獨特的色香味,畢竟,有人吃,就會有人料理,有人料理,當然就一定會有其味道哩)等名稱,而且,「西南夷」和「蜀人」都會食用,小蠊還主治「瘀血症堅寒熱,破積聚、喉咽閉,內寒無子,通利血脈,食之下氣」,從文獻記載來看,小蠊在當時應該還是有一定功能的。
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當你把蟑螂踩爆之後,你會看見從小蠊腹部溢出來的白漿,這種白漿有一種專有名詞,稱作「脂肪體」。科學家發現,「脂肪體」是由兩種細胞構成,一種是充滿脂肪球的脂肪細胞;另一種是裝滿共生細菌的含菌細胞,這種「含菌細胞」就是讓小蠊一整個很強的關鍵。
小蠊體內的共生細菌,稱為「蟑螂桿狀體屬」,若用抗生素將蟑螂體內的細菌殺死,那蟑螂也會活得很痛苦;若蟑螂死掉,那其體內的共生菌也會跟著一起死亡。很多昆蟲都有這種共生細菌,然而,多數的昆蟲是從外部環境中獲得,而小蠊則是天賦異禀,在蟑螂卵子發育的過程中,共生細菌就會從脂肪體進入卵巢佔領每一個卵子,讓小小蠊一出生就有共生細菌。
科學家分析「蟑螂桿狀體屬」基因組測序結果,發現這種細菌具有把尿素跟氨轉化為地球生物體的所有10種基本胺基酸所需的一切酶,還能生產多種維生素。
我們知道,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而氮則是胺基酸的重要成分之一,許多生物會透過氨、尿素或尿酸的形式排除多餘的氮,然而,蟑螂則是將多餘的氮以尿酸晶體的方式儲存在「脂肪體」中,再透過「脂肪體」內的「蟑螂桿狀體屬」這種共生細菌進行轉化,讓小蠊一個月不進食也不會死,甚至可以倚靠營養很低,蛋白質很少的飲食就能存活。
講白話一點,蟑螂體內的共生細菌可以讓蟑螂本身所產生的廢物回收再利用,一般生物只能將廢物排出體外,而蟑螂可以將廢物轉化儲存,慢慢利用,而其關鍵就是「脂肪體」與脂肪體內的「蟑螂桿狀體屬」,我們可以將「脂肪體」比喻為冰箱,存放著一大堆的活命物資;而將「蟑螂桿狀體屬」比喻為廚師,在蟑螂肚子餓的時候,可以從冰箱一點一點的拿物資來料理,提供營養給小蠊本身。(我想,在天災人禍如此橫行的荒謬年代,遇到危難的時候,人類應該會很羨慕小蠊)
然而,小蠊儘管如此強大,擁有餓不死的能力,但是,小蠊還是有著弱點,脫水是小蠊最大的威脅。
往往我們會在客廳或是書房看到乾癟的小蠊屍體,那不是因為他餓死,而是因為他渴死(儘管如此,小蠊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捱上一段時間才死掉,又是一個讓人類羨慕的強大本領),小蠊可以自行製造養分,但無法製造水份(這也是為什麼小蠊都出沒在廚房、下水道、排水管等潮溼的地方),也因此,若要完全消滅小蠊,保持乾燥、明亮的環境,是最好的方法。
從以上的敘述來看,小蠊的存在著實有令人又可敬的地方,可敬它那如此堅韌強大的生命力。下一次當我們高高舉起拖鞋,準備讓小蠊爆漿的時候,可以多一點點的憐憫與慈悲,帶著尊敬與崇拜,給它一個乾脆的痛快!!
參考資料:
《大自然探索》雜誌,2011年第8期,大自然探索雜誌社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