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在學校的鈴聲當中不知不覺的流逝,轉眼間,這個學期也過了三分之一了!
前陣子的領域會議,討論第一次段考題型,幾位資深的老師勉勵我們,也勉勵自己,她說:「再撐一下吧!還有三個月,就可以快樂的迎接寒假的來臨!」
身為老師的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是比學生更期待放假。
期待身體可以放假,期待心情也可以一起放假。
或許是教育的熱忱慢慢被消磨殆盡,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職業上的倦怠!
厭倦了每天的按表操課,厭倦了處理不知所謂的無聊小事,也厭倦了在台上賣力演出而學生不願吸收的那種無力感!
旗津國中教師總是處在工作低潮的困境,努力爭取著微薄的成就感。
不知道幾年之後的我,是不是也會變成這樣?
星期五,將全班學生留下來一起罵!
因為:
有同學莫名其妙從別人的後腦勺狠狠地敲了下去,原因只是好玩!
有同學說了一句:「看我踢爆妳的頭!」便抬起他那每天練空手道的右腳往一個身高不到150 的女同學頭上踢過去,只是因為她站在門口。
有同學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將滾到腳邊的籃球使勁的往天上拋,就這樣不偏不倚的砸到班上的小女生,害得女同學眼眶泛紅,直奔保健室。
有同學將手上喝完的寶特瓶隨手就直接往樓下丟,然後笑嘻嘻的說:「這樣比較順手!」
有同學自己考卷上的分數只有60,卻直接嘲笑另一個只是因為看錯題目,而拿到59分的同學,而那位粗心的同學一整個月下來,所有大大小小的考試,他的分數都比較高。
就這樣,是幼稚、是無知、也是因為白目,這種阿哩不答的繁雜瑣事,每天在教室、走廊、操場、辦公室和保健室上演,面對這一群只懂反省別人,不知檢討自己的小鬼,當老師的我們總是疲於奔命。
教育在這裡變成一種「育幼」,你必須隨時盯著班上同學的一舉一動,深怕他們又突然因為某種本能上的衝動,而又發生你完全無法預料的蠢事。
早上第三節,上任教班的國文課。
發下原本計畫要考的試卷,卻意外出現許多的雜音:
「阿!要考試喔!有說嗎?」
「老師你很殘忍哩!沒有交代就說要考試。」
「老師!聯絡簿沒抄到拉!不能考。」
「對阿!有講歸有講,可是沒有抄到,我們都沒有念哩!不能考拉!」
就這樣,原本該考試的一堂課,卻變成拿書出來找答案!
比較在乎的幾個同學很賣力的找,有問題就問。
剩下的同學則是對著考卷發呆,翻著空白的課本,翹著二郎腿,無所事事的搖頭晃腦,不論男女。
似乎連打開課本也找不到答案究竟在哪裡!
或許,答案是什麼對他們根本沒有意義,因為,他們只是拖著一個身體來坐在教室裡,至於腦袋有沒有東西,那根本就無所謂吧!
一個小女生說:「老師!我很累!考卷我要帶回去寫。我昨天站了快十二個小時哩!」原因是小女生星期六、日都在旗津的海產店打工,端端盤子,洗洗碗,一天賺個一千塊左右吧!
當我說:「如果你書讀得好,擁有知識與能力,一樣工作十二個小時,雖然還是很累,可是卻不會只有一千塊,可能就是五千塊,甚至可能還有五萬塊哩!」
小女孩回答:「老師!讀書又沒有錢,工作才有錢拉!」
我心裡既同情又無奈,他們還無法看清楚這個世界,就急著要踏進這個社會。
他們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在這個時代當中生存下來嗎?
布爾迪厄曾說:「在文化資本的分配的再生產中,因而也在社會領域的結構的再生產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教育制度,變成為爭奪統治地位的壟斷鬥爭中的關鍵環節」
這即是說,文化資本這個範疇,是用來分析社會中不同階級出身的兒童受教育機會及其就業的不平等性。
教育是關鍵,無論是階級的再生產或者是階級的流動。
我個人無力改變整個社會結構性的教育體制,然而,在體制中,我們仍然努力的希望透過知識與價值的傳達(儘管這種知識的傳達或者教育方式的進行,被布爾迪厄稱為是「符號暴力」),來幫助這群小孩提升他們在這個不平等的社會結構當中,取得可以謀生的能力。
但是,階級的複製似乎一再的重演,他們根本無力也不想要往上爬。
或許,在這個體制當中的遊戲規則對他們是文化不利,但是,如果不想辦法讓自己在這個體制當中先生存下來,又如何談論改變體制呢?
提出文化資本理論的布爾迪厄,不正是因為從體制中生存,從而從體制中反抗、鬥爭,在社會結構不平等的這個戰場上,捍衛他的正義與價值。
遊戲規則的訂定,都是擁有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和象徵性資本總和越多的所謂國家菁英所設計的。
想要得到最大的自由,就要由自己訂定自己的規則,而這一群小鬼根本沒有能力,也不願意了解這個世界,用膚淺的想法,短視的眼睛,任性的態度,自我放逐在每一堂課當中,拒絕學習,拒絕成長,拒絕他們可以過得比較好的機會。
然而,在我眼中,他們也並不是無藥可救,或許是因為能力不足,或許是因為還不成熟,甚至是因為家庭環境所造成他們現今的窘境,我總是努力的在尋找可以肯定他們的地方。
一個讚美、一個嘉獎、一個微笑,都可以看到他們稚氣的傻笑,一種滿足的得意。
唉!或許我也需要更多一點的時間吧!
試著讓他們可以更專注在課本上,更專注在課堂上,更專注在生活上。
讓他們可以明白,討生活並不容易!多讀一點書,多學一點技能,多對這個世界有一些了解,多讓自己的視野再開闊一點,我想,他們依舊還有那麼一絲絲的希望。
唉!希望我的樂觀是有回報的!
唉!..............
- Oct 24 Tue 2006 20:49
旗津札記(八)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