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第13題也很有趣,測驗學生對於中國歷史上名女人的理解,其題目為:

13.詩詞中不乏以女性做為歌詠對象,下列何者之詩句與女主角配對正確?

1、小鎮風光絕代姿,紅顏換得入關師:詠貂蟬

2、玉殞香消感逝波,墜樓悲劇淚滂沱:詠小喬

3、千古琵琶馬上翻,人間恩怨本難論:詠王昭君

4、碧海青天最有情,玉釵明月共悽情:詠楊玉環

如果不是對於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老實說,面對這種題目還真的是一籌莫展。不過,這種題目在設計上其實並不是要難倒考生,所以,考法上一定是出一個較為普遍的,大家都可以直接聯想到答案的關鍵字,至於不明白的選項,那只是用來湊數而已,根本不用選了。也因此,當你稍有一點概念,就會知道琵琶與王昭君之間的關聯,至於其他的選項,就算你完全沒看過,也不會影響你做出正確的判斷。

以下,將針對題目中的關鍵字,來說明選項當中所歌詠的女主角到底是誰。

選項1:小鎮風光絕代姿,紅顏換得入關師

從「紅顏」、「入關師」這兩個關鍵詞,一般人大概就可以了解這是讓吳三桂「衝冠一怒」,遂引「清兵入關」的陳圓圓。

根據 google 之後的結果,本詩全文為「小鎮風光絕代姿,紅顏換得入關師;淒涼家國無窮感,影沒蓮花不見池。」然而,我始終找不到這首詩的作者與出處,真不知道出題目的仁兄是從哪裡引來的。

選項2:玉殞香消感逝波,墜樓悲劇淚滂沱

這首詩的關鍵詞在「墜樓」。歷史上最有名的「墜樓美女」,則是西晉石崇的寵姬--綠珠。

關於石崇與綠珠之間的故事,《晉書‧列傳‧第三》當中有記載:

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豔,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時在金谷別館,方登涼臺,臨清流,婦人侍側。使者以告。崇盡出其婢妾數十人以示之,皆蘊蘭麝,被羅縠,曰:「在所擇。」使者曰:「君侯服御麗則麗矣,然本受命指索綠珠,不識孰是?」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遠照邇,願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許。秀怒,乃勸倫誅崇、建。崇、建亦潛知其計,乃與黃門郎潘岳陰勸淮南王允、齊王冏以圖倫、秀。秀覺之,遂矯詔收崇及潘岳、歐陽建等。崇正宴於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 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君前。」因自投于樓下而死。

石崇在《世說新語》的記載當中,非常具有個人特色。因為他富可敵國,又喜歡炫富,而且為人刻薄寡恩,不把人命當一回事,如〈汰侈第三十〉記載:「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飲酒不盡者,使黃門交斬美人。王丞相與大將軍嘗共詣崇,丞相素不能飲,輒自勉彊,至於沈醉。每至大將軍,固不飲,以觀其變,已斬三人,顏色如故,尚不肯飲。丞相讓之,大將軍曰:「自殺伊家人,何預卿事!」

從記載當中,可知石崇的個性是殘忍好殺,為富不仁。而這樣的石崇居然會為了自己的一個歌妓,而甘願得罪孫秀,招殺身之禍。這就引起了很大的想像,想像那位「妾當效死君前,不令賊人得逞」的綠珠,是如何的美麗動人,美到讓石崇連死都不怕。

選項3:千古琵琶馬上翻,人間恩怨本難論

這題很簡單,一看就知道是王昭君。

關於王昭君的故事,歷來都是傳奇小說、雜劇戲曲的熱門題材,而故事的梗概,大都是說王昭君美麗動人,麗質天生,卻因為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而被醜化,因此被點名出塞嫁給呼韓邪單于,最後死在漠北,葬在烏蘭巴托(蒙古首都,即青色之城,故昭君墓亦稱青塚,但根據考證,這只是一個衣冠塚)。

然而,事實上,這樣的傳說,是經不起史學上的檢驗的。

這個傳說故事的原形,來自西晉葛洪的筆記小說《西京雜記‧卷二‧三十二》,書中載:

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於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閑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國,故不復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資皆巨萬。

然而,《後漢書‧南匈奴傳》對昭君出塞的記載,卻說王昭君是因為「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因而「請掖庭令求行」,也就是說,昭君出塞是出於自願,而不是因為被醜化而強迫中獎的。儘管昭君出現在元帝面前時「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然而,最後還是嫁與呼韓邪。

一般傳說當中,嫁給呼韓邪的昭君,最終下場都不是很好,有自殺說、投水說......等,塑造一個淒涼唯美的悲劇情境,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根據《漢書‧匈奴傳》中記載,王昭君嫁給呼韓邪之後,被封為「寧胡閼氏」,生一子為伊屠智牙師,被封為右日逐王。而呼韓邪死後,其子雕陶莫皋立即位,為復株累單于。而根據匈奴汗國的習俗,王昭君再度下嫁給新單于,再生二女,繼續當她的皇后。

似乎,嫁到塞外的昭君,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悲慘,而且還幸福洋溢哩!

選項4:碧海青天最有情,玉釵明月共悽情:詠楊玉環

這題的關鍵詞是「碧海青天」與「玉釵明月」,答案是詠嫦娥,全詩為「碧海青天最有情玉釵明月共悽清; 他生若化奇男子,飛入仙宮永伴卿」

李商隱曾經寫過:「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而樂府詩集中的《子夜四十歌》中有「佳人步春苑,繡帶飛紛葩。羅裳迮紅袖,玉釵明月璫。」前者描寫嫦娥的無奈而後者書寫佳人的婀娜。

本首詩的作者或許是將這兩詩句做一個組合,一方面安慰嫦娥說「碧海青天最有情」,另一方面同情嫦娥在月宮上的孤獨。詩人所謂的「最有情」,應是在講自己對於嫦娥的投射,很明顯的對於嫦娥有情感上的幻想,詩人對嫦娥有情,同情嫦娥的孤獨,也因此,詩人想像自己能夠「若奇男子」,便能「飛入仙宮永伴卿」。

關於這首詩,我同樣也沒有找到出處跟來歷,僅能就詩句字面上的意義,透過想像與揣測,試著分析詩人的情感,我想,寫這首詩的詩人,應該是有心上人,而詩人與他的心上人或許在某種主客觀環境之下,無法相依為伴,也因此,或許詩人是想藉由表面上歌詠嫦娥的詩句,來表達對於心上人眷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fly520 的頭像
    bluefly520

    bluefly520

    bluefly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